德不孤,必有邻。
01
序
前日新冬举寿觞,今朝喜色又非常。今年是玉润公益基金会(简称玉润)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里,玉润有坚守有探索,在磨砺中成长。
2019年,是坚守的一年。我们持续在“玉润健康研究项目”中发掘有潜力的研究议题,支持对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护理、心理健康等体现玉润价值观的研究。我们持续第六个年头,陪伴来自佳木斯的知青老年精神病患,带给他们更多的欢乐和生活期待。
2019年,是探索的一年。我们走南闯北,到多地社会组织中参观考察,学习老年研究和适老服务经验。我们和其他社会组织展开合作,共同探索老年人互助和身心健康的实践模式,寻求最为本土化的可操作经验。
“玉在山而草木润”。2020年,玉润期待继续在健康领域学术研究的山谷中发现璞玉,支持反映中国本土现实问题和能够走向公益实践的健康研究,推动学术研究更多地应用于公益实践,搭建学术与公益互相促进的平台。
让老年人生活更多彩、有尊严,是基金会的工作方向。2020年,玉润的工作主题将是“从老年往回看”。我们将重点倾听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声音,触及他们的病痛感受和家庭生活,认识和了解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将纪录老人遗愿清单,帮助无所归依的老年人实现生命夙愿。我们将改变出生顺序计算生命的叙事逻辑,从人生终点往回看,重新感知当下的生命体验,规划整理自己的生活内容,尝试进行生前整理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欢迎小伙伴们,与我们一起,让老年人少一分担忧,多一分温暖,优雅地老去。
02
玉润公益基金会简介
玉润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1月正式获得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为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基金会围绕养老、健康等主题开展了与扶贫、济困、助残相关的研究工作及实践类项目。
基金会主要成员如下:
张玉萍,北京玉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
张涑,北京玉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法国巴黎第九大学经济管理硕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工作逾十年。
张海萍,北京玉润公益基金会财务及行政主管。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苏春艳,北京玉润公益基金会项目及宣传主管。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教师。
基金会理事会共五位理事,分别为:
张玉萍女士,基金会理事长。
张瀚宇女士,基金会副理事长,爱佑慈善基金会助理秘书长。
张涑女士,基金会秘书长。
贺宇先生,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贺铮先生,北京中投金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基金会监事:曾艳女士,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03
2019玉润工作大事记
o 1月12日
年度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德邻空间召开。
o 4月20日-21日
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合作主办,于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玉润健康论坛之“第二届医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论坛暨‘玉润研究基金’项目报告会”。
o 5月8日
发布第三届“玉润健康研究基金”招募令。
o 5月19日
玉润基金会年度会议在北京举行。
o 5月23日
与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北京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合作,于清华大学举行“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TOT工作坊。
o 5月30日-6月4日
中国人民大学富晓星副教授团队到佳木斯进行知青老人支持项目中期评估。
o 6月3日
知青老人寻访知青踪迹活动在佳木斯知青广场举行。
o 6月9日-14日
玉润基金会团建活动。
o 6月8日
年度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在德邻空间召开。
o 7月9日
公布第三届“玉润健康研究基金”结果,13位同学/研究团队获得研究资助。
o 7月23日
“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什刹海街道举行。
o 8月28日
玉润基金会到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参观拜访。
o 9月10日
“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中秋特别活动。
o 10月10日-14日
知青老人北京行。
o 11月8日-9日
受邀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医学人类学论坛。
o 11月17日
受邀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办的“健康老龄化: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课题成果报告暨研讨会。
o 11月28日
受邀参加北京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组织的天桥街道公益日活动,并成为爱心组织联盟成员。
o 12月5日
受邀到中央财经大学为社会工作系学生讲座。
o 12月19日
参加北京市基金会管理培训暨脱贫攻坚再动员会议。
o 12月22日
年度第三次理事会会议在德邻空间召开。
04
知青老人支持项目
知青老人支持项目定向支持和帮助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知青科的精神病患者。知青科共有知青及其子女精神病患大约110人。2012年,协助老知青为知青安养中心捐赠医用床和生活用品等。2013年到2014年,我们对知青老人及医护人员展开实地调查和社会工作支持,并根据需求开展医护人员技术培训和心理支持。2015年到2016年,基金会开展“老年精神病患社会支持”在线众筹活动。2018年2月,基金会开展“知青老人想回家”在线众筹活动,帮助滞留在北大荒的知青老年精神病患者,有生之年再回趟家。
“家”对于知青老人具有特别含义:一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二是当年下乡所在的连队,三是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2019年,玉润继续执行“知青老人想回家”项目,共举办了两次“回家”活动。第一次是带领18位知青老人到佳木斯市知青广场寻访当年知青下乡足迹,第二次是带领4位知青老人到北京看一眼国庆70周年的天安门和毛主席遗容。
1. 寻访知青足迹
2019年6月3日是一个好日子,半旬雨季后难得的艳阳天。一大早,护士们先为长年穿拖鞋的病人分发了新布鞋。18名知青老人(其中2人乘坐轮椅)乘坐四辆医院专派的救护车到达佳木斯知青广场。一直木讷的老人整整齐齐地坐在纪念画壁下合影留念,画壁上雕刻的正是四十年前的他们。行走在牡丹江边,护士们为每位女性老人采集野花戴在耳边,知青老奶奶面露幸福的笑容。安养中心孙主任为每位老人买了一个冰淇淋,老人们享受了在医院中从未出现过的美味零食。午餐时间,一行人驱车到宜家颇具规格的餐厅就餐。护士长为糖尿病老人注射胰岛素,为习惯用勺子吃饭的老人夹菜喂饭。菜品荤素搭配恰到好处,每位老人都算吃得尽兴。下午一点返程,老人回医院休息。
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安养中心共派出工作人员5人,向康复科借调工作人员7人,司机4人,领队1人。这趟出行成为安养中心最大的大事。出行前,住院的年轻知青、支边子女目送众人离开,眼神尽显落寞。回来后,他们又异常兴奋,不断向外出的老人询问今天去了哪里,午间吃了什么,得知将分到打包好的餐食更是欢喜愉悦。整个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和知青老人都开心不已。
2. 知青老人北京行
北京天安门和毛主席,是这一代知青老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日思夜想的最大夙愿。正值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之际,“知青老人想回家”项目为能够出行的知青老人组织安排了这一趟北京之行。
10月10日,安养中心派出4名工作人员带着知青老人杨庆康、张彦地、李文魁、王登华4人,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北京旅途。
11日,一行8人早早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广场,从8点半排队等到中午12点半终于进入他们仰慕已久的毛主席纪念堂,神情凝重地参观了毛主席遗容。午后回酒店休息。知青老人杨庆康大叔有些激动,竞然一宿未睡,辛苦护士小陈陪了一宿。
12日,4名工作人员陪伴4位老人游览了故宫紫禁城。老人行动缓慢,走走歇歇。由于长年服药,缺少锻炼,加上年龄较大,明显感觉知青老人们体力不支。故宫一行太过挑战。13日,选择了人比较少、活动量不大的天坛旅行,比较轻松。
整个行程中,医护人员现场一对一陪同照护,随时根据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调整行程,监测身体指标并调整用药情况。14日返回佳木斯。
根据陪同人员反映,这一次北京之行是最累的一次。一是北京人多排队长路程远,看护难度加大;二是知青老人们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等各方面都大不如从前,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能够出来看看和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到目前为止,“知青老人想回家”项目已经帮助陪伴7位知青老人返回北京、天津、杭州、宁波和哈尔滨等家乡,同自己的父母和亲友团聚;帮助陪伴35人次知青老人走出安养中心大门,到北京、哈尔滨和佳木斯等地参观游览,寻找历史踪迹,返回精神故乡。有些老人由于年龄和健康等原因,已经失去了走出医院的机会,惟愿项目能够更加及时帮助能够走动的老人实现人生夙愿。
05
玉润健康研究项目
玉润健康研究项目旨在支持有关人类健康的社会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与公益界之间搭建一个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的平台。项目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玉润健康研究基金,激励青年学者和大学生投身健康研究;第二,玉润健康论坛,推动健康研究成果交流沟通;第三,玉润健康研究文库和玉润健康丛书,宣传和扩大健康研究的社会影响。
1.玉润健康研究基金
玉润健康研究基金旨在培养青年学者对人类健康的社会科学研究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2017年和2018年,玉润共支持27位大学生团队及个人。
2019年,玉润继续支持13位大学生及团队进行健康研究的田野调查。其中包括4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4项针对女性的研究。
2. 玉润健康论坛
玉润健康论坛旨在促进青年学者交流讨论健康议题研究,为玉润健康研究基金获得资助的同学和公益界关注健康议题的同仁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为相关公益活动开展,提供一个专家咨询平台。
2018年和2019年,玉润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联合主办两届“青年医学人类学论坛暨玉润健康论坛”。2019年论坛于4月20日到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共有12位专家发言,12位受资助的学生汇报,以及一个圆桌讨论。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共吸引近百名师生和公益界人士聆听并参与交流。
3. 玉润健康研究文库和玉润健康丛书
玉润公益基金会为支持健康研究扩大其社会影响,资助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宣传工作。目前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设立玉润健康研究文库,可持续地出版有关健康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合作,设立玉润健康丛书,资助艾滋病社会研究成果。2019年度出版作品包括:潘绥铭-《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黄盈盈-《艾滋病与生活逻辑》、王昕-《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等。
06
“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
2019年,玉润联合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和北京市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在西城区三个街道展开“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活动。“一个观众的剧场”是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开发的一个养老和社区文化建设项目,首先组织和培养健康老人志愿者队伍,然后通过志愿者入户进行文艺表演、居家照料、心理咨询、医疗保健等方式,对社区高龄老人和残障人士进行陪伴和照护。北京项目主要在什刹海、老街坊、白纸坊和护国寺等街道和社区开展。
1. 志愿者培训活动
志愿者培训是“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发和调动社区低龄老人的积极性和潜力,从文艺表演、医疗服务、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志愿者培训,为剧场演出进行准备和预演,形成各有特色的志愿者团队。
在2019年项目中,我们在西城区的街道和社区共进行了5次志愿者培训活动,培训145人次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了解一个观众的剧场、学习项目入户技巧以及现场模拟练习等三部分内容。
经过培训,志愿者团队深入其本人所在的社区和街道,在睦友社工的组织下进行项目志愿服务工作。
2.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
2019年8月到9月,结合北京市社区文化和老人基本情况,睦友社区组织志愿者在鼓西社区和护国寺社区进行了3次入户志愿者服务。这些志愿服务非常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其中一次是诗歌朗诵《什刹海》,一次是借鉴了传统相声节目三句半《公益助老》。另外,时值国庆前夕,共同欢唱《我和我的祖国》成为剧场服务中最受欢迎的节目。
3.媒体报道和宣传
“玉润·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在北京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北京社区报在报道“一个观众的剧场”时称之为“为老人办专场演出”,认为“这一服务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形式,志愿者在入户探访的同时,还可以为老人表演节目,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生活乐趣。”(2019年10月23日)
《公益时报》在报道一个观众的剧场时写道:“什刹海的心理健康服务不仅仅是提供服务,还努力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文化建设。不断在本地居民中培育本地志愿者服务队,弘扬邻里互帮互助文化,构建老年人友好关爱的社区文化。”(2019年7月24日)
07
特别鸣谢
感谢基金会各位理事监事在我们坚守的2019年,给予我们的支持和温暖!
感谢公众对于我们的持久信任,我们将竭尽所能培育和保护大家的公益之心。
感谢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为玉润健康研究项目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他们分别为:景军教授,清华大学;王天夫教授,清华大学;潘天舒教授,复旦大学;陈斌教授,云南大学;程峰教授,清华大学;张有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富晓星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盈盈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赖立里副教授,北京大学;余成普副教授,中山大学;何明洁副教授,四川大学;苏春艳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石金群编辑,《青年研究》编辑部。
感谢国民健康研究中心许琪女士,让我们支持的田野研究有机会为我国养老领域政策建议做出小小贡献。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富晓星副教授、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为知青老人回家项目付出的良苦用心和倾情陪伴。
感谢林曦女士,为我们设计并资助基金会文化衫,让我们在爱之不尽的生活中感受美。
感谢中央财经大学孙薇薇副教授,为基金会和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连续三年搭建交流讨论平台。
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和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在2019年的付出,为老人提供多姿多彩的陪伴。
最后,感谢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付出以及家属团的大力支持。
德不孤,必有邻。志同道合的我们相聚在一起,把欢乐和温暖继续传递!
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富晓星、史梅和硕士研究生袁栩组成的评估小组对“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进行了终期评估。这份评估报告将从项目背景和执行情况、评估内容与方法、项目实施效果分析、项目总结经验和改进建议等方面,回顾项目实施过程,分享项目成果,为推广项目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位于佳木斯的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地处边疆,信息相对闭塞,除主任医生和护士长外,其他医护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和外部交流机会很少。在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同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肩负很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缺乏舒缓压力的环境和与同行切磋的机会。
根据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发展现状,结合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的需求,默沙东公司资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玉润基金会开展为期一年的项目活动。通过培训,使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为知青中的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服务,提高他们的治疗技能和康复服务水平,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拓新的思路。
项目为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到北京学习交流的机会。培训于2013年10月、11月分两次进行,各有18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主要分两种形式: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与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除在京培训外,项目还委托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郭红利、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康复科主任张帆)赴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进行现场讲座和指导。讲座内容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分级管理、精神科风险管理等,此外还进行了现场会诊、病例讨论等活动。具体内容见图2:
评估小组于2014年4月赴佳木斯对项目进行终期评估。此时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已有几个月的时间沉淀,更可体现出项目对他们的持续性影响。
本次评估原计划访问所有参加过培训活动的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共36人),但有9人因各种情况(调走、休产假、出差、进修等)不在岗,实际访问27人。
本次评估采取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估采用的是社会研究中最普遍的问卷调查法。虽然本次评估的被访者人数不多,但问卷调查可以在较短时间更有效地了解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普遍情况,并且由于问卷要求匿名收集,有利于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所有被访者中,男10人,占37.0%;女17人,占63.0%;年纪最小的只有22岁,最年长者55岁,平均年龄37.3岁;85.2%的被访者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医务工作最短一年,最长37年,平均13.3年。
问卷调查之外,为了更深入了解参与者对于项目培训的态度、意见、原因,以及项目对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估小组根据岗位、年龄、工作经历等因素选取了15人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为更全面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小组还另外访问了3位知情人士。每个个案的访谈时长大约是半小时到一小时。
满意度是个综合评价,参加者可能会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培训时老师授课的方式、课程的内容,与参加者互动的多少、互动的方式,现场交流的氛围、热烈程度,个人对题目的感兴趣程度,有没有迫切的需求等等。对于参与的每一次活动,被访者都进行了满意度的评价。
问卷设计了四个维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结果显示,被访者的满意度普遍很高。每项活动的参与者选择“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都在85%以上。其中,“心理减压工作坊”讲座、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现场交流最为突出,都有92.6%的参与者表示“非常满意”。
若将满意度量表进行赋值,设定满分为10分,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得分为10、5、-5、-10,可计算出参加者对每一项活动满意度的平均得分。结果如图3:
从结果可知,平均得分最高的专题讲座是“心理减压工作坊”,达9.63。其他依次是:“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讲座,平均得分也都在8.1以上。平均得分最高的现场交流活动是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参观学习,达9.81;之后依次是: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和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现场参观座谈,平均得分都在9.4以上。
本次项目的培训活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实用性。讲座主题和现场交流内容都与参与培训的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评估问卷要求参与者针对每次活动的效果——主要是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作用来进行评价。
效果评价分三个维度:非常有用、有一些用、没什么用。参与者认为每项活动“非常有用”的比例也相当高。四项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一项最高,74.1%的参加者表示“非常有用”;现场交流中,回龙观医院的参观学习一项最高,77.8%的参加者表示“非常有用”。
若对作用评价量表进行赋值,设定满分为10分,即“非常有用”、“有一些用”、“没什么用”的得分为10、5、0,可计算出参加者对每一项活动评价的平均得分。结果如图4:
总的来说,各项活动的实用效果评价还是很高的,最高的达到9.04分,最低的平均分也有7.08分。四项专题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的满意度和效用得分都高,说明参加者无论对活动本身、还是对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性上,都有非常高的评价。“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讲座的满意度和实用性评价相对低一点,这可能是因为培训参与者中有一半从事护士工作,他们反应这些内容与医生的日常工作关系更紧密一些,有些内容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好理解,所以他们不一定能完全听懂,但之后仍觉得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五次现场交流活动的实用性评价与满意度类似,平均得分很高且相当接近。实用性得分最高的是“回龙观医院现场座谈交流”,达9.04分,之后依次是: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安定医院、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参观交流。
总而言之,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实用性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可以说项目在目标人群中产生了积极的、良好的反响。因此,92.6%的被访者表示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他们仍然非常愿意参加。
每次培训活动的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就参与者而言,虽然他们在同一单位,在背景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年龄、文化、岗位、工作经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因此他们的意见一致性很高,但有时也会有一定的分歧。以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个案访谈资料),就其中几项活动进行个别分析。
在几次专题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的满意度平均得分最高,达到9.63,实用性得分也是第一,达到8.70。参与者的评价如此之高,与他们的工作状态和需求是密切相关的。
在佳木斯市当地,安养中心医护人员的收入不算高,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被访者中,月平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81.5%,在3000-5000之间的占18.5%。88.9%的被访者对目前收入水平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医护人员普遍抱怨同行业中精神科的工作危险性高,但收入却偏低。88.9%的被访者认为精神科在医疗系统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工作压力却“大得多”(44.4%)或“更大一些”(44.4%)。回顾最近12个月的工作状况,48.1%的被访者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51.9%的被访者认为“有一些压力”,没有人觉得轻松无压力。据他们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的特殊性”(77.8%),其次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大、太辛苦”、“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问题”和“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见下图:
工作压力有时会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如悲伤、沮丧、忧虑、烦躁等。在最近12个月内,18.5%的被访者经常会被负面情绪所困扰,70.4%的被访者有时也会感受到负面情绪,只有11.1%的人没有。多位医生、护士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大会带到一些心理上的压抑、烦躁等问题:
大多数时间是我们护士在跟病人接触,医生每天上午来查房,开药。而我们护士,就一天二十四小时陪着病人,像我们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特别是像我现在刚起步,再加上患者,有时候心里特别烦躁,尤其是我们女人,觉得怎么这么闹心呢!(HF4)
前段时间有个患者在我的班上去世了,凌晨两点多,感觉每天一上班心理就很紧张,有恐惧心理,不想上班,上班就怕,怕出事……(HM2)
我周六周日还总排夜班,还要担着很大的风险。作为一个科室的管理者压力更大。前一段时间有两个患者,都是老知青,走的特别的急。……他俩间隔时间不是很长。弄得我回家这个电话天天放在身边。我们要求24小时开机,电话响了肯定是有事。……(Y1)
有时他们还会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
工作肯定有压力,病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我们。下班之后有时候还会想。举个例子吧,有些生理上的问题的病人很难护理的……遇上这样的问题心理很烦。病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他们情绪也不稳定。有的时候一天遇上很多个这样的,你可能就会生气。有时候可能是小事的挤压,需要释放,回到家里就会跟家人吵架,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地跟家里人吵架了,家里人有时能够理解,那就过去了,有些时候就是家里人也会发脾气:“凭什么医院的事还要来跟我吵架啊?”最主要的是要跟家人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不然他们肯定很难理解。(HM3)
在应对方面,54.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还是有些办法能够舒缓情绪的,27.3%的被访者认为虽然暂时没什么办法舒解,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化。还有18.2%的人认为即使有时光机器,有时还是不容易遗忘,会在心中慢慢累积。可见,近一半的被访者没有什么积极的应对之策。
精神科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缺乏应对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于是心理减压工作坊切合了他们迫切的需求。专家既讲授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还带领他们做了一些实际的操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参与者表示对自己很有启发:
我们院以前举办过黑龙江省心理学年会,但是更多是大家经验交流共享,并没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确实头一次。我感觉挺好的,我自己是有感而发,平时可能我们在一起都没怎么聊。(Y1)
我觉得就是那个樊教授心理解压那个特别好。因为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工作压力非常大,现在我上班来讲,可以说从我开这个(知青科男病区大门)锁开始,心就是悬着的,时刻担心患者摔倒啦(有些患者年纪大了),地上有一滩水就要马上擦掉。然后总感觉没有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偶尔跟朋友一起出去唱唱歌玩一玩还可以,但是也不能天天出去跟朋友唱歌,所以希望给我们增加团体解压或者个人解压的心理辅导。我觉得樊教授那个培训的效果非常好,在医院开展也可以。像他那个画圆圈,最小压力那个比较有用,还有最后那个有点类似于催眠那种,把自己想象的都写出来,告诉自己生活还是美好的,生活还是有目标的,大家一起念的那个项目也可以,那个主要是团队协作的力量。(HM2)
除了心理减压工作坊之外,其他几次讲座: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等也使参与的医护人员增加了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医生和技术人员更想了解一些前沿的理论、技术、实践等:
作为一个医生来讲,了解一些前沿的东西,知道精神科的一些新进展,我很注重这方面。我们这些人视角不一样,护理的人想了解护理这方面的事情,康复的想了解康复的事情。(Y2)
第一次培训我没来,以为都是讲医学和治疗的,但我们院长给我打电话,说好多内容涉及到康复,社区康复、机构内康复等,康复基地的人都应该过来听听。第二次培训我就马上过来了,感觉对我们非常实用。(Y5)
有些护士觉得知识储备不足,某些内容没有完全听懂,但还是觉得很受益,增长了见识:
作为我的本职工作来讲,像各位老师讲的什么咨询模式、居家安养这种有点康复性质的,我可能觉得我的文化水平不够高,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应该说通过讲座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我记得有一门课讲的是精神科的新进展,我感觉那一堂课学到的不少,像现在精神科的病因还没有找到,用药还比较保守等,使我们对精神科有进一步的了解。(HM2)
相对于讲座的形式,现场参观交流更加生动、直观。本次项目除了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等条件优越的大医院,还特别选择了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等有特色的机构,使参与者对于不同条件的机构都有一定的了解,便于他们学习和借鉴适宜本地的做法和经验。被访者普遍认为现场参观、座谈和交流生动活泼,令他们印象深刻。在五次现场参观与交流活动中,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满意度最高,回龙观医院的实用性评价居首。被访者对这两家机构的康复模式、人性化管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复模式回归社会吧,有中转站、家庭模式,应该是在大柳树和回龙观听到的。还有管理上更强调人性化。回来之后能看到一些不足,比如说我们的病房管理,我们比较刻板一些,比较严格,有些病人就有一些反面情绪。(HF2)
大柳树那次,我们上食堂参观,发现患者在切菜的时候周围放着音乐,我对这个印象挺深的,我们平时写病历的时候也是很枯燥,很烦,人家在切菜的时候听音乐也能把菜切得那么好。就是感觉很人性化的。(Y3)
大柳树建的篮球场可以让患者出去玩,对患者的康复有帮助,而且锻炼、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若患者总在病室里呆着,关系处不好,就非常孤癖。(Y4)
有医生觉得可以借鉴回龙观医院的院内康复模式:
通过交流,了解人家是怎么干的。有很多地方我们赶不上,如院内康复没法和回龙观比。我一直想着手搞院内康复,比如建一个活动大厅,每个科定期的去。哪怕给他们一个活动空间。(Y2)
知青科的护士长认为可以借鉴回龙观医院等的优质护理经验。而且,培训之后科里已经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改进,如为病室贴上标签等细节:
去回龙观医院等,对他们的优质护理印象深刻。包括大的方面,病区的环境啊,格局啊这些,我们觉得非常实用。优质护理主要指我们病房这一块,怎么样更加无缝隙地细致地为病人做服务。原先我们护理人员少一些,可能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改进了以后把每个病房都贴上病人的名字,便于查房,然后有一些防疫室或是重点看护的病人我们贴上标签,在回龙观医院他们就是这样,这块我们以前没有做得那么细。(HF1)
还有医护人员对于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大兴农疗基地的康复模式有浓厚的兴趣:
还有就是患者做手工的活动,以及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小工厂做的那个尿不湿的垫子和小筷子什么的,我觉得对于院内的康复特别实用,销路也有了啊。还有用计算机做康复训练的,我觉得那个也非常好,在我们医院暂时还没有开展,要是开展的话也应该可行的。(HF1)
医护人员认为通过患者通过这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自身的能力,增加与外界的交流:
我觉得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的印象挺深刻的,首先它的建筑面积挺大的,有点居家的感觉,一个院一个院的。患者白天可以在外面的院里活动,至少比我们这里在大厅集中好点,对患者好一点,患者好的话我们的压力也会少一点,我们的压力跟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关系。(HM2)
我觉得大兴农疗的模式很好。那个不止是劳动,是户外的活动,主要是让患者去进行与外界的交流。(HM3)
除在京培训外,项目还委托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郭红利、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康复科主任张帆)赴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进行了精神疾病患者分级管理、精神科风险管理、应急处理等讲座以及精神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研讨等活动。参与的医护人员对这次活动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评估和分级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像我们以前也在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但是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形成评估体系,感觉这个患者应该可以,就让他尝试去进行康复,培训完了之后吧,觉得应该还是有一套模式,去评估一下这个患者是不是适合去进行康复训练,现在我们医院在逐渐地进行完善。(HF1)
精神疾病康复档案也在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培训时专家讲患者社会功能如何评定,原来我们医院都没有。现在我们患者走之前都会有一个康复档案,具体的细节也是郭所长留下来的。确实这方面我们没有认真的做过。有帮助的。而且有的患者我们以往认为比较稳定的,去的时候一定要做评定,至少三名专科医生评定。有这个评定,就有一定的制度保障。真的出现风险,就直接转到病房。(Y1)
本次项目在设计上比较符合边远地区精神病院的专业技术需求。一方面考虑到了边远地区精神病院在资讯上的相对弱势,注重专业上的新趋势和新技术等内容。另一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临床治疗、康复、回归等各个环节,以及医务人员切实需要的心理解压、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边远地区精神病院往往更重视治疗,康复方面相对薄弱。本次项目介绍了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等的主要理论和实践,还特别选择了一些康复上有丰富经验的机构进行现场交流,使参与的医务人员增加了相关知识,还有现场观摩先进经验的机会。
下图是被访者希望获得哪些方面培训的选择结果,可见精神疾病专科知识、技术新进展、心理减压、职业防护、应急处理等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而相关内容本次项目基本上都涉及到了。
本次项目集合了多学科的专家和人才,如医学、社会学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精神科专家具有不可取代的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需求有敏锐的观察,可以使培训内容更贴近他们的日常工作。
社会学专家可以在了解历史文化特殊性的角度上,给予全方位的调研。在前期赴当地对医护人员、患者进行了深入了解,对项目的执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后期可以在项目经验的总结、推进社会影响上提出建议。
从执行上来说,本次项目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交流等,既实现了知识和技术上的更新,也生动直观,参加者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项目还将主要的培训地点选在北京,除了科室负责人,普通医生、护士很少有这种暂时脱离工作环境,到北京进行培训的机会,因此积极性普遍很高,态度非常认真。
有参与者觉得自己通过讲座获得了许多新知识:
治疗与我们关系很大,康复有一部分有关系。想了解医学的新进展,有什么新药,新研究出来的东西。这次回来就了解挺多。我觉得讲座可以讲得稍微再宽一点,再细一点。(Y4)
也有参与者特别喜欢这种院外进修和参观交流的形式:
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参观交流或者院外进修,就是你能够切身体验到,更加直观。如果能与他们一起上下班,可能会学到很多东西……(HF1)
我喜欢比较轻松一点的,像面对面交流,参观都可以,轻松一些,三五个人或者十来个人坐在一起谈论,本来没有问题的,可能就在这样的场景下激发出问题了,忽然之间想到了就会提出来。(HM2)
而项目委托专家赴佳木斯当地医院进行了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参加的医生表示这种指导更有针对性,对他们非常有帮助,比只泛泛地讲理论和技术更易理解。
项目对参加者的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前面有医护人员提到的一些细节上的改变(如优质护理、病房标签等),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制度性的改变,如分级管理、患者评估制度和康复档案的建立:
我们确实这方面(康复)条件优越,我们的地大,养殖的规模也大,条件是很优越的,但是我们唯一欠缺的是理论的东西。经过培训我们把理论填充进来了,包括经防所的郭所长来佳木斯讲的评估制度。现在从科里出来要给患者做安全评估,到了我们这儿呢,也要给他们做安全评估,通过七天的一个观察,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劳动,再去进行评估,行我们就留下,不行我们送回去科里,完了行的我们就分组进行培训,我们这一个技术人员领七八个人进行培训,培训完了之后就给他们分工……一个月之后一般是有一个评比,完了给表现好的有点零花钱,护士每个月都会去给他们订购他们需要的东西,剩下的钱发到他们的手上。(Y5)
项目培训还对康复科(十六病区)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培训对建科室(康复科)有积极的影响。以前我们没有科室,叫副业队,直接归属医院。通过培训,我们更明确了康复的理念,提升了在医院的地位。我们发现以前还有些工作没有做到位(如评估),不能够保证病人的安全,人员也不够,就向院里反映,医院就同意建科,后来就配备人员什么的,等于说这个体系就完整了,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分心了。
3月18号(2014年)正式建科,一批是医护人员,一批是我们这样的技术人员。建科之前我们只有8个病人,有种植的养殖的,建科后经院里批准,从各个科室抽了一些人,现在一共26个病人。医疗护理的连医生,护士长带护士9个人,原来只有一个人。技术人员去年是9个,现在这边是3个,那边(有两片地)是2个。
建科以后我们的地位可以说是提升了,治疗和康复成为一体,康复我们也分两块,室内康复和室外康复,室内康复就是在科里活动,种植养殖都是属于室外康复……我感觉康复基地这个项目很有必要,原先就是治疗—出院-然后又犯病—住院—出院,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的模式了。(Y5)
与内科、外科等其他科室相比,因病人相对特殊,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也更复杂一些。在本次调查中,有81.5%的被访者表示曾有病人对他(她)做出过攻击性行为,82.5%的被访者曾因病人产生过恐惧感。
因此,项目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使他们的心理解压常规化,更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的困扰。另外根据他们的需求,可以加强职业防护、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急处理等内容的培训:
我们也下发学习了《精神卫生法》,我觉得对医护人员的权利保障相对较少,对患者的保障较多。护理安全这块我觉得现在还是病人多,护理人员少,人手不够,尤其是夜班,有什么突发事件真的是防不胜防。(HF1)
我家人倒是担心我的安全,只要我一上夜班,我妈就提心吊胆的,直到我下班。上夜班稍微晚一点回去,我妈就打电话来问我咋来没回去。我妈经常对我说:“你别惹那些患者啊,别让人打了你,你对他们好一点,你别老说他们。你上夜班的时候精神一点,别打盹。”她天天都说。(HF2)
尽管病人相对特殊,但仍要尽心照顾。48.1%的被访者曾遇过病人对他(她)产生过情感上的依赖。92.6%的被访者表示“能力允许时,我也想对病人多一点关怀”:
精神病人就是心眼小,本来多大点事,我们正常人可能睡一觉就过去了,但是他们不行,他们老想……还是希望增加一些了解病人心理的方法,我们有时不能根据个人的判断来弄他们的行为。我们平时虽然跟他们聊天,但是聊得不深,有些人根本不跟你沟通。(HM3)
我那时候老怕,总是胡思乱想。现在接触过了,觉得他们是可以沟通的,时间长了也有感情,跟我们正常人一样,我现在会跟他们开玩笑,说话觉得跟家人一样。(HF2)
项目还可以针对大众的偏见与歧视,在社会上实施一些简单易行的科普活动,增进大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和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了解,减少歧视:
我觉得外界只报道了精神病的一些现象,遮住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以我在精神病院的经验来看,很多就根源的东西盖住了。实际上事情是比较复杂的,一到媒体那里就被简化了。(HM1)
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认识总体是负面的,很多新闻报道都是精神病人杀了多少人,没有说精神病人在哪儿工作啊,回归社会啊,没有这样的报道,从来都没有。一说精神病患者,大家都吓到了。(HM2)
不止是病人受歧视,精神科医护人员有时也会受到异样的眼光,主要是基于大众的不了解和好奇心:
你说你在精神病医院,人家就会大吃一惊:“啊?你在精神病医院工作啊!”他就是无意识中就形成了一种歧视,他不是故意的,是无意识的,就好像我是精神病一样,我有时跟他们说“我又不是精神病患者,你这么惊讶干啥啊?”我的朋友们就会一笑而过,但是他这个反应就已经让我心里面非常难过了,但是他们就是没有意识的反应。(HM2)
项目可以针对医生、护士等的不同需求,设计一些更有侧重点的培训内容。对于医生,可以更侧重于治疗、康复等的理论、技术上的前沿培训,可以在深度、广度的追求上再做一些探索。
对于护士,可以更侧重于临床心理护理技巧、康复期的心理团辅、医护患之间沟通技巧、安全防护等内容,以开阔视野为主,更多采取比较直观、生动的方式。
项目还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的沟通与交流。北京、佳木斯之间毕竟有一定的距离,每次集中培训需要协调时间和精心的安排,场次毕竟有限。如果能够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比如远程视讯等方式,可以使两地沟通和交流更加常规化,更加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另外还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在大众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知识和反歧视的活动,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影响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尚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痴呆、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等13种疾病。重症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极大可能导致自我伤害或出现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大多数重症患者没有经济能力并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专业监管,昂贵的治疗费和住院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卫生部要求各级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规范》监控重性精神患者,国家卫生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开重性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纳入大病医保,部分城市开展了免费治疗。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已超过千分之六,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我国已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数有800多万人,如果再加上偏僻乡村地区尚未就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全国精神分裂症病人总数很可能已接近1000万。[2]庞大的患病群体中,能够接受免费治疗的尚属极少数。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等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精神科床位密度为1.71张/万人,大多数中西省份床位密度仅在0.7至2.0张/万人之间。虽然较2006年的1.12张/万人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总数仍然不足,并且资源分布极为不合理。北京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在档治疗和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6万余人,其他二线、三线城市因为医疗资源匮乏、缺乏精神科医生等原因,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更为有限。
目前,在中国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的“病耻感”。很多精神病患者在经过急性期治疗和康复后,无处可去,只能继续留在精神疾病康复医院。据了解,很多医院已经康复且达到可出院程度,但因为社会和家庭不接受返回的滞留精神病人达到在院病人总数的40%-60%。在这其中,中老年精神病人为数众多。他们患精神疾病的原因有脑功能衰退的原因,但也并非绝对。有些中老年人受到社会生活环境因素影响,比如面临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和子女关系等,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1.项目背景
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建于2008年,主要收治、收容、收养当年为开发建设北大荒至今仍滞留在垦区患精神疾病的知青及其子女。2005年,垦区残联对农垦104个农场展开详细调查摸底,统计结果显示患精神疾病知青228人,有家人照顾的87人,单位照管的59人,在其他精神病院治疗的36人,流落在社会无人监管的34人,另有12人被关锁。根据调查结果,农垦总局党委决定,依托黑龙江农垦总局精神病防治院,在佳木斯市立项投资筹建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该项目2008年立项,于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8年底安养中心建成后,农垦精神病防治院开展了一次“春风化雨行动”,由专家组成医疗队派专车下农场走连队,将117名患精神疾病的知青及子女接入安养中心,进行治疗康复。对一些患病较轻、有家人看护的知青由中心派医务人员定期上门送药,实行居家服务。
通过治疗、康复,现已有10人治愈出院,仍有107人在中心治疗。有些年龄大的患者身体多项功能已衰退,生活不能自理,完全由护士负责照顾。另有一些患者恢复较好,但不愿回家或家人不想接回去,然而他们又不能长期封闭于病房中,否则社会功能就会衰退,甚至丧失。为避免他们社会功能衰退,并提高生命质量,安养中心在医院对面租赁了占地7公顷的智能温室大棚,作为患者的康复基地,每天到康复基地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50人左右。
调查显示,由于地处边疆,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信息闭塞,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落后。除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有外出培训机会,其他医生和护士能够获得的培训机会很少。在给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到难题,缺乏有经验的专家指导,医护人员多数依靠自己慢慢摸索解决方案。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与其他精神病院面临同样的挑战,即康复得好的患者,由于社会歧视,家庭拒绝接纳回归,没有家庭等因素,有些已经康复的患者无奈继续滞留在医院,长此以往这些患者的社会功能将逐渐丧失,再要回归社会就难上加难。
2. 项目目的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位于佳木斯的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提供临床医疗技术支持和实地学习开展经验交流,提高当地医护人员能力,号召社会各界对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多关注和关爱,减少歧视,同时通过社会学研究,专家讨论等方式,探索针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有效干预模式,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
3.项目活动计划
根据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发展现状,结合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需求,并依据默沙东公司企业文化,计划在2013-2014年度完成以下工作:
3.1专家赴佳木斯开展医护人员心理建设及职业支持
从中华医学会了解到,保守估计,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达一亿人以上,而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尤其随着老年精神疾病的不断高发,老年专科尤其是能够从事老年精神疾病专科诊治的医疗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缺口,老年精神病学工作人员培训体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很少有人关注负面情绪对精神科医生的感染和影响。专家呼吁有关方面能够更多关注精神科医生这支队伍: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投入,同时也要在心理支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如果精神科大夫都患上了精神疾病,谁给精神疾病患者看病?
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护士基本都是本省的,从护校考上来,或者从农场调配上来的。护士里最年轻的20岁左右,也有即将要退休的。由于精神病院医生社会地位不高,又是清水衙门,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来工作,所以病区缺乏医生。目前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都是凭着一份爱心和耐心,坚守着岗位。由于能够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少,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技能和康复技巧方面,存在很多挑战。
活动方案:为了更好解决安养中心医护人员在为知青中的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各项挑战,包括临床技术,康复技巧和模式等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难题,项目计划邀请我国精神病临床治疗专家和康复专家到佳木斯安养中心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以期为解决医护人员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帮助。
专家赴知青安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内容计划包括:根据知青安养中心反馈需求,专家到佳木斯安养中心将针对安养中心工作难点开展讲座,并针对现场查房时病例进行讨论,开展现场医疗指导等,同时计划帮助安养中心建立远程会诊。除医疗临床技术支持,将设置由医学社会学专家、老年社会学专家讲授特殊人群社会支持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阔视野、提高理论素养。
3.2医护人员到北京参加经验交流及培训
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依托于黑龙江农垦精神病防治院,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收入是综合医院的十五分之一。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困难,很难吸引新人,保留人才。
由于地处边疆,信息相对闭塞,安养中心除主任医生和护士长,其他医护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和外部交流机会很少。在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同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肩负很大责任和心理压力,因为与外界交流少,长期无法得到舒缓。
活动方案:为了使知青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为知青中的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服务,项目计划输送安养中心医护人员到北京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他们的治疗技能和康复服务水平,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拓新的思路。同时,知青安养中心医生和护士,介绍他们多年工作经验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北京专家交流,从而推动探索精神疾病中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
关于培训教材,项目在踩点调查中将调查了解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医务人员的具体水平和需求,及需要接受哪些方面培训,根据其具体需求确定教材或者编纂教材。
在北京开展学习交流的单位计划包括:
(1)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康复医学作为该医院的特色和重点学科,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CCRT)、艺术行为治疗(包括音乐治疗、舞蹈治疗、美术治疗等)、家庭干预、职业技能训练等。采用周间病房的方式,强化患者对家庭和社会的适应;利用书画、舞蹈、戏剧、音乐、陶艺等艺术手段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并开展职业技能训练。
(2)北京安定医院
集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健康促进、回归社会和康复等的临床、科研、教学、对外交流于一体,包括开放康复治疗、职业康复治疗、日间医院康复治疗、社交技能缺陷康复治疗、日常生活能力缺陷或减退康复治疗、行为矫正治疗、提高药物依从性康复治疗、预防复发康复治疗、回归社会康复治疗、家庭干预治疗、艺术行为治疗和森田治疗以及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适宜技术等。
(3)北京市海淀区精防院
引进了意大利特伦托精神卫生中心UFE运行的先进经验,并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意大利爱心与服务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创立出一套新的康复模式,设立院外康复场所——玫瑰园、月季园、水仙园、牡丹园、常乐园、海棠园共5个回归社会模式的康复机构。
(4)北京市大兴精神残疾人农疗康复基地
占地300亩,由病区、活动区、康复区(包括果园70亩、种植、养殖共42亩)三大部分组成,集治疗、休养、生活技能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农疗康复是躯体、心理、社会、劳动治疗与康复有机结合。
(5)北京市朝阳区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
采用康复训练与药物维持治疗相结合,全面康复的模式,在精神残疾人入住后实行分期(疾病期、波动期、缓解期、慢衰期)和分级(完全开放、半开放、条件开放)管理,以家庭化管理式病房、日间照料站、职业康复站等多种康复模式和较完备的康复设施、设备以及场地。针对精神残疾人讲究卫生能力缺损、日常生活料理能力缺损、家务(工作、学习)能力缺损、关心和兴趣能力缺损和社会交往能力缺损五个方面,灵活采用矫正、情景模拟、示范指导、作业训练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措施,实施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精神残疾人恢复或建立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以住宿和日间照料两种方式为精残人提供康复服务。
3.3滞留垦区知青精神卫生状况调查
在精神疾病的诊疗与照护中,社会支持是不可忽视甚至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尤其是滞留垦区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城乡差别、子女返城、养老等问题,致使这一群体面对较多精神卫生问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社会学学科优势,邀请对社会支持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前往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及周围垦区,实地了解并指导基层实际工作。
活动方案:本项目将设计为知青精神病患者提供照护的医护人员访谈问卷,滞留垦区知青访谈问卷,滞留垦区知青所在社区管理人员访谈问卷,滞留垦区知青家庭其他成员访谈问卷。在访谈调研过程中,将比较进入精神卫生照护与未进入照护的知青,调查他们的家庭成员组成、社会关系结构、亲朋好友互动、社区交往模式等基本情况。在比较讨论这两类老年人群的支持系统与行为特征的差异后,以期能够分析这一具有特定人生经历的人群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并提供具体的应对建议。
3.4专家咨询及政策建议讨论会
精神卫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包括临床治疗、康复服务、精神卫生立法、精神卫生政策等。目前中国精神卫生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精神卫生法的推动和实施、符合国情的精神卫生政策的出台和推广、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回归模式的探讨等。本项目依托于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在开展一系列活动基础上咨询权威专家,为解决目前中国精神卫生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政策建议。
活动方案:通过组织咨询专家,撰写政策建议报告。通过一天讨论会,探讨关于精神卫生领域临床治疗、康复服务、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政策等议题。
政策建议内容包括:根据当地情况,探讨精神病人的社区管理、精神病人社会救助治疗等议题。通过对边远地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疾病状况调查,长期住院原因调查,长期住院病人生理自理能力及护理状况调查,探索影响精神病人回归的社会因素。
(6)通过对“治疗-康复-回归”模式的探索,推广和复制,使中国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从中受益;
(7)通过项目的试点研究,提出针对中国精神卫生领域存在诸多问题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完善的国民健康政策,为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雅虎资讯2011年11月16日
[2]《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20期